梁洪正同志于1982年分配到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工作,主理成本调查工作至1997年,分管成本调查工作至现在。期间,由于其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国家、省和市的表彰,曾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物价系统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省物价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至1999年连续6年被评为中山市先进工作者;同时,中山市发展改革局的成本调查工作还获得了1989年度、1991年度、1993至1994年度、1995至1996年度全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先进单位。其本人的行政职务也从办事员到科员、副科长、科长以及现在的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业务工作的带头人,为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深入基层调研,不断完善调查方法
梁洪正从省供销学校物价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后即被安排负责组织全市的成本调查工作。中山市是珠江三角洲的“鱼米之乡”,当时稻谷、甘蔗、淡水养殖、水果、畜牧等农业生产在该市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准确地提供农业产品生产成本收益等数据,梁洪正深入到基层和调查户,指导调查户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和登记。他经常骑摩托车在全市十多个调查点、五十个调查户之间来回奔跑,与调查户交朋友,并帮助调查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调查户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坦洲镇是中山市当年的“粮仓”,他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到该镇,与当地供销社、粮所的调查员一起利用晚上徒步到调查户开展调研。
由于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雇工等新情况的出现,生产成本调查的方式方法随之需要调整和完善。为保证调查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他深入基层及时调整、补充调查户,明确雇工的工时和有关费用的计算方法,及时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完善调查方法。
善于协调沟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成本调查任务重、时效性强、调查经费紧、工作环境艰苦,而工作绩效又难于体现。梁洪正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行爱一行,主动与商业、供销、粮食、水产、财政等部门联系,及时沟通有关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等信息,并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的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共同解决农本调查工作经费等问题,并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原市土产公司的一位老物价员十分热心成本调查工作,虽然已退休,但直至现在仍主动配合中山市发展改革局下乡督促、指导调查户做好成本资料的登记,并及时进行成本调查和核算。粮食部门为能及时了解农民对种粮的收益、种粮积极性、产量及市场供需变化、农民存粮状况、种植意向等,经常主动找市发展改革局调查员一起开展粮食生产的成本收益调研,并每年划拨一些调研经费;供销社对调查农户购买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优价、优先甚至送货上门服务。逢年过节,梁洪正经常与有关部门及基层调查员到调查户走访、慰问,与调查户交心、交友,使调查户感受到温暖和作为农调户的光荣,从而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成本调查工作。
求真务实,努力开拓成本调查新领域
随着价格改革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深化,农产品成本调查作为调价依据的功能已逐步淡化,为进一步做好成本调查工作,梁洪正及时将成本调查的立足点转移到在传统种植业收益下降的情况下,如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上,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为促进农产品流通,他组织开展中山市鱼、肉、菜、蛋的生产和供应的市场调查,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信息,为完善市“菜篮子”价格管理提出建议;为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保障春耕夏种时农民对农资商品的需求,他每年对市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开展调研;为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他先后对优质谷、生猪群养、地产茂生香蕉、神湾菠萝、石岐杂鸡、石岐乳鸽等具有中山特色及较大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开展了专项调查,并在报刊广泛宣传报道,及时为农民提供产、供、销及市场价格的有关信息。1992年,有一名民营企业家欲投资办一个近千亩的农场,为帮扶民企发展,他专门为该企业做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注重分析和利用调查资料,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调查资料只是一些数据的排列,如不研究利用它就会是一些无用的死数据。在调查汇总的基础上,梁洪正十分注意对成本资料的充分利用,做到深入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数据,将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加以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揭示并提出解决办法。1993年针对中山市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问题,他通过对粮食生产成本收益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写出《对我市粮食问题的几点建议》,建议市政府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或粮价调节基金,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等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予以推行。
1996年通过对养猪成本调查,发现零星养猪效益低,甚至亏本,但养群猪能获得较理想的收益,特别是总结农民利用塘基养猪,充分利用猪粪以及饲料残渣养鱼,得到了“担猪担鱼”的经验,并针对中山市生猪生产发展缓慢、自给率低、效益低下的问题,为调动市养猪户的积极性,增加“菜篮子”有效供给,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农民多养猪、养群猪,提出了对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按上市量每头给予5一10元的补贴,并给予贷款贴息优惠的扶持政策,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经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充分利用当时的20多万亩鱼塘发展猪鱼结合的生态农业,并增大扶持力度,采取了两条有效措施:一是对年上市量超过千头猪的养猪场,按实际上市量每头补贴10元;二是对千头猪场给予年贷款贴息6000元,万头猪场年贷款贴息12000元。措施出台后,当年出现千头猪场31个,万头猪场1个。全市生猪饲养量和上市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2%,并于1998年建立起生猪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中山市生猪生产的发展。
针对中山市农田有机质肥含量下降的实际,他提出建议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合理安排粮肥的比价,重点解决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最后市政府通过对稻草回田实行补贴的奖励形式予以实施。
为促进农产品的流通,针对1998年中山市水产业出现结构性、地区性饱和,淡水养鱼业亟需市场的情况,他大力推广中山市一些镇区加大投入、提供政策优惠、拓宽流通渠道的做法,引起了各级政府重视并相应采取了措施,如坦洲镇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协会,民众镇建立香蕉交易市场,神湾镇组织南鱼北运等,市成立了“中山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开通了市农业信息网,并拨出资金重点扶持流通专业户开展长途贩运,开拓埠际市场。仅1998年运销水产品8.5万吨,保证了淡水鱼养殖产品产得出卖得去,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1999年6月,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全方位开拓市场,搞活大流通,支持和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搞活农副产品流通,重点扶持50个开辟国内埠际市场的农副产品流通专业大户,从2000年起,每年从支农资金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流通专业大户的银行贷款和购置大型运输工具的贴息补贴。对列入重点扶持的50个流通专业大户,每户发给一个“绿色车辆运输证”,优先和免费通过市内路桥收费站。1999年中山市先后受第八和第十号强台风的二次袭击,加上12月份严重低温霜冻,农业生产,特别是香蕉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他急农民所急,深入基层农户调查了解灾情,帮助农民寻求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的办法,建议市政府及时帮助受灾农户解决恢复生产所需资金,同时,有关部门加强引进优良品种和加强技术示范服务工作。
针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升幅较大,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情况,他提出合理安排粮肥比价,抑制农资价格上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为加强中山市“菜篮子”建设,他提出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菜、肉、鱼生产基地,通过价格调节基金给予适当补贴等建议和措施。由于他善于和注重对成本调查资料的运用,使成本调查资料成为活数据,充分发挥了成本调查的社会效益作用。
相关附件:
肇庆:我的农本调查一天——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五 汕尾:活用数据 让农村“沉睡的土地”活起来——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四 汕头:心怀明白账 善做农本人——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三 湛江:微小背后是重大 平凡岗位有自豪——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二 带你了解农产品成本调查——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一 肇庆:大道至简 农调工作让我越来越纯净——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七 江门:注重农调数据分析利用 助力“三农”提质增收——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八 茂名:黄信同志先进事迹——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九 清远:38年穿越在连南的田园林海——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十 农本调查 岭南传承 走近广东农调人——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十一